第(2/3)页 道韫嫁王凝之为妻,婚姻并不幸福。《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封是指谢韶,胡是谢朗,羯是谢玄,末是谢川,都是谢家兄弟的小字。谢道韫抱怨说谢家兄弟都这麽有名气,为什麽单单出了王凝之这个蠢才呢!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道韫不仅才高,而且具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的刚毅品质;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大将之风。 《资治通监》记载:「凝之妻谢道蕴,弈之女也,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 魏晋时代,清谈之风大炽,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阔天空谈论不休。一次,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正处在下风,被经过的谢道韫听到了。她躲在屏风后听了一会,叫婢女告诉王献之,她愿出来为之解围,王献之与客人异口同声表示愿意聆听她的高论。 道韫端坐一方青帘后,接着王献之的话题,从容不迫地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让在座客人无言以对,理屈词穷而甘拜下风。 谢道韫与诗作〈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诗咏泰山,一开始就大气磅礴。谢道韫在诗中描绘泰山雄伟蕃秀,高耸入云,直刺云天,表现天际空明,云横崖间的景色,赞美了造化之功。 这四句描写泰山胜景,「寂寞幽以玄」,「云构发自然」,赞泰山以寂寞无言幽玄自然,看似质木不文,而实质表达了诗人对峨峨泰山的最高赞美,包含对巍巍东岳的无比景仰之情。 才女在高山仰止之际,也触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因景动情,诗人质问时运造化,何以使她屡遭迁谪流离。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面对雄峻壮伟的泰山,谢道韫表达的是置身山川天宇,乐享天年,将有限之生命融化於无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怀。 中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这首《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 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