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笑忘书-《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2/3)页

    着有小说:《玩笑》(1967年)《好笑的爱》(短篇小说集,1968年)《生活在别处》(1969年)

    《告别圆舞曲》(1976年)《笑忘书》(又译《笑忘录》)(1978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年)《不朽》(1990年)《慢》(1995年)《身份》(1998年)《无知》(2000年)

    文学评论:《小说的艺术》(1986年)《被背叛的遗嘱》(1992年)《帷幕》(2005年)《相遇》(2009年)

    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1981年)

    1981年法国总统特别授与他法国公民权。并曾获颁美国『国家文学奖』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等国际文学奖项,被誉为是当代最有想像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曾经荣获法国文坛最高荣誉、荣获义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小说的背景设在布拉格,内容涉及相当多的哲学观念。“米兰、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纽约时报》语)

    该书的中文译本最早由韩少功、韩刚于1985年翻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

    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教授许钧重译的版本,书名也变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皇冠出版社於2004年根据最新法文译本再次出版繁体中文译本,由尉迟秀翻译。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中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的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书中昆德拉奏响了他的四重奏:托马斯,特瑞莎,萨宾纳与弗兰茨。通过各个人物的角度讲述了了一个存在主义的主题,重还是轻?政治对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萨宾纳的口说出了“我不是反共,我是反对媚俗!”。借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