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莎士比亚-《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2/3)页
维多利亚时代大规模地上演了他的戏剧。剧作家和评论家萧伯纳嘲笑莎士比亚崇拜為「bardolatry」—「bardolatry」一词由「bard」(吟游诗人)和「idolatry」(盲目崇拜)合成,莎士比亚通常被称為吟游诗人,该词意味著对莎士比亚的过分崇拜。
萧伯纳认為易卜生新兴的自然主义戏剧的出现使莎士比亚风格过时了。
20世纪初期的艺术现代主义运动并没有摈弃莎士比亚,而是将他的作品列入先锋派。德国表现派和莫斯科未来主义者将他的剧本搬上舞台。
马克思主义剧作家和导演贝尔托布莱希特在莎士比亚影响下设计了一座史诗剧场(epictheater)。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反对萧伯纳的观点,认為莎士比亚的原始**实上使他真正的现代。
艾略特和g威尔逊爵士以及新批评主义的一些学者,倡导了一项更深入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运动。
1950年代,新评论浪潮取代了现代主义,為莎士比亚后现代主义研究铺平道路。到了80年代,莎士比亚研究是结构主义、女权主义、非洲美洲研究和酷儿研究等研究对象。
莎士比亚逝世大约150年后,关於莎士比亚作品的原作者的质疑声逐渐开始浮现出来。提出的有可能的作者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克里斯托夫马洛和爱德华德维尔。
虽然所有这些候选人被学术圈普遍否认,然而大眾对这个主题的兴趣一直延续到21世纪。
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中的36部戏剧,以喜剧、悲剧和歷史剧分类列在下文中。
归於莎士比亚名下的作品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他写的,其中有一部分显示出合作的痕跡,也是当时普遍的一个现象。有两部作品并没有包含在《第一对开本》中,為《两位贵族亲戚》和《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现在学者认為莎士比亚是这两部作品的主要贡献者,被列入他作品名单。《第一对开本》中没有收录诗。
19世纪后期,爱德华道登将后期四部喜剧分类為莎士比亚「传奇剧」,这个术语被经常引用,儘管很多学者认為应该称作「悲喜剧」。这些作品和《两位贵族亲戚》在下表中加以星号(*)註明。
1896年,弗雷德里克博厄斯创造了术语「问题剧」(problemplays)来形容四部作品——《一报还一报》、《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哈姆雷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