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同时证明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按正规做法,像这种山路,至少应该用碎石铺就,但工程量显然不小,目前还有些困难。实在不行,等路干了,先选择重要的部位垫一些石头吧,也算做几级台阶。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来顺儿,来顺儿表示同意,并说山上石头不少,回头找一些合适的搬过来垫上就是了。 由于道路不好走,所以今天就在驻地附近干点儿活儿,整理岩洞外的平台,砍粗树枝与带来的彩条布配合,在石头灶上方搭建了个雨棚,这样下雨的时候也可以在外面做饭。堆起的柴火也不至于全部淋湿。 搭完雨棚,时间已近中午,来顺儿从洞内工具架上取了铁钩子,又拿了一个塑料袋,就往外走。 “干嘛去?”江逸晨问道。 “那啥,我去滩上整点儿海蛎子。 ”来顺儿回头答应一声。 “呵呵,你小子,昨天还没吃够啊?悠着点儿,以后在岛上的时间长着呢,就怕你吃腻了。”江逸晨感到很好笑,看来昨天的海蛎子汤还真是很吸引人。 望着来顺儿下山的背影,他又赶紧提醒了一句路上小心点儿。 来顺儿挥挥手,表示明白了。 江逸晨去淘米做饭,喜子在床上呆不住了,起身下来帮忙。 今天是上岛的第三天,驻地已经基本上安顿下来。接着就应该开始生产劳动了。 江逸晨已经考虑好了初期的计划,种植方面,先在岩洞南边坡下先开两块地,一块种植调料,一块种植蔬菜瓜果。后者以自用为主。 滩涂养殖则要放到下一步进行。 至于种植养殖都需要关键性水源,他也琢磨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经过勘察,在葫芦洼附近找到了一个不小的石坑,目前呈大体干涸状态,坑底有少量雨水沉积。 这个石坑的地势比葫芦洼高,但可以把葫芦洼上游的岩缝泉水引下来将石坑灌上,然后把空间冰块投入其中,这样就配成了特制混合水。来顺儿二人以后就用它来对作物进行浇灌,当然,也要和普通水配合交替着用。 为了防止岛上的鸟兽过来抢水,还得在石坑上做个大盖子,用树枝、荆条即可。 另外只要不是下暴雨,一般的雨量影响不大,不至于把存水过分稀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