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石锁儿见状。连忙将那些竹子扔进石槽中,然后指挥往里面倒开水。 江逸晨端起大锅,滚烫的开水倾泻而下,灌入石槽。 石锁儿吩咐继续烧新的开水,同时把那只土造热得快立着插入石槽子的中段。接上电源。 随后拎起长条大芯板,将石槽大部分盖上。以减少热量散发。 没一会儿,锯条热得快开始发挥威力,四周翻腾起汩汩的水泡以及热气。 “行,这土法子还挺管用。物理学的不错嘛。”江逸晨观察了一阵,没有发现异常。不由夸奖道。 要说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真是无穷的,这就是所谓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呵呵,啥物理啊,都是以前干活儿的那些老师傅,晚上弄这东西烧水洗澡。工地上还行,要是在居民楼就麻烦点儿,搞得楼道里老跳闸,可没少挨骂。还不敢还嘴。”石锁儿想起以前有时一下子把整栋楼搞得漆黑,然后楼上楼下骂声四起的情景,不由咧开了嘴。 “活该,谁让你们在居民楼里搞这个。让人家问候八辈祖宗了吧?”来顺儿闻言,也乐了起来。 “骂也是骂他们,咱就是跟着洗洗,沾沾光,轮不到咱祖宗头上的。”石锁儿笑着说道。 又蹲下身体揭开长条大芯板的一角瞧瞧里面,效果还不错。 江逸晨听了则摇摇头,民房里面使用这玩意儿,其实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尤其是那种电路老化的老旧居民楼,危险性更大。 试验成功,石锁儿将头一批竹子零部件煮烫完毕,随即停了手。后面的就照此处理即可。 接下来的时间,岛上的人们在石总指挥的安排下,分工合作。 修建地基、埋设柱础;挖过渡水池、化粪池坑;制作大梁和柱子;将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制作各种建筑零部件等等。 经过最初的生涩,石锁儿的统筹安排工作也渐渐得心应手,竹楼建筑工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一件件竹材零部件也在木工机床和蔑刀的配合下被制作出来,然后经过蒸煮、烤弯等工序,放置备用。 另外,通知后勤部沈主管采购的两台水泵和四立方容量的玻璃钢化粪池也运了过来,至此,各种材料设备基本上已经配备齐全。 开工后的第三天,按照工序安排,应该是准备立屋竖柱,架设大梁。 石锁儿告诉江逸晨,立柱子和上梁可是个重要的事情,按照过去乡下的习俗,这一天应该选个黄道吉日,上梁前需要祭梁,以图个吉利。据说这样可以使得房屋永固,风雨不动,全家吉祥如意。 “那个,是不是还得弄个猪头啥的祭天啊?就是咱们这儿没有猪头,换兔头成不?”后勤伙房总管喜子在旁边插嘴道。 第(2/3)页